为进一步推进教与学的变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进行项目引领的专业化学习与研究,4月10—11日,我校举行了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共有6位教师参加。 蓄势待发 以赛促练,以练助赛。赛前,各备课组召开教研活动,群策群力,结合学情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构思、切入点和侧重点进行精心的设计、磨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力求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的议题式、项目式生本课堂。 大展身手 郭冰老师执教《走古街老巷寻千年历史荐世遗泉州》一课,立足于四下教材《我爱我的家乡》而设计的校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泉州街巷,讲好泉州故事,传播泉州文化,调动学生保护和传承好千年瑰宝的热情。 李爱红老师执教《请到我的家乡来》。她设计了许多符合年龄规律的教学环节,如希沃小游戏、旅游经历分享、绘画作品分享等,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家乡泉州的文化特色和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戴亚彬老师与李老师同课异构。她基于学生课前的研学活动,在课中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究与分享活动,全面呈现家乡的美好面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潘小霞老师执教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课,找准突破口,将课堂内容融入日常生活,拉近中国制造与儿童生活的距离,形成认知冲突,感悟中国创造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使命感和责任感。 许美玲老师执教《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一课。课堂上,许老师紧扣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提取关键信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技术创造的独具特色,以及这些技术对创造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杨书琴老师执教《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她通过创设情境,以“出一期主题板报”为任务驱动,串联项目任务链。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课前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古代科学的灿烂辉煌,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感到自豪。 反听内视 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赛后学校及时组织活动反馈会。评委们对6节现场课作出精准而又细致的评析,并提出中肯的建议,让老师们都能从本次参赛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此次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营造了教师之间互联互鉴、同步提升的专业成长氛围,将有力促进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立德树人奠定扎实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