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泉州师院附小举行2018年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讨会。全体数学教师(包括课题组全体成员)、教研组工作顾问卓和平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陈佳吟老师执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一课。陈老师先通过创设情境,比较两种动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随后,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画一画,圈一圈,初步建构“倍”的概念;最后,通过改变动物的数量,学生在议中思辨,进一步丰盈体验,概念的建构走向完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 互动研讨时,首先由陈老师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简短的反思和重建,然后各年级教研组分别围绕“教学前测”、“沟通联系,生长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发冲突,生长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随堂检测”、“探寻本质,生长与丰盈学生的活动体验”和“教学后测”等六个角度,谈自己在观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最后,卓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先充分肯定了课堂所呈现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和素材,而后引领老师们从“教学设计应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入手,思考“如何依托形变质不变的组例设计,在比较异同点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本质属性,从而建构概念?”、“如何通过适宜的数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以促表象的深入形成?”等,与会老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新的思考进一步投入积极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课题组进一步依托实践研究,较为深入地探索了“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初步梳理出了行之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