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我校肖春菊老师受邀到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石狮分校开设题为《唤醒意识 基于平台 落地开花——让素材和<作文周报>落地开花》的习作教学微讲座,展示习作教学的实践成果,与老师们分享习作教学的做法和思考。附小本部教导处副主任黄惠英等四位老师和莲坂小学、紫湖小学的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此次习作研讨活动。 讲座开始,肖老师从《课标》的习作目标入手,强调习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孩子的写作自信心,作文周报是最强劲的推动力,它可以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接着,肖老师围绕“三颗心”讲述习作教学阶段目标不同,教学侧重点应不同。孩子初遇习作时,教师应戴上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抓住机会鼓励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练就“勇敢心”,克服习作畏惧。孩子与习作相知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生活成为真实的写作素材,通过捕捉习作素材培养孩子“敏感心”,引导孩子学习,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拾起,做成一根“鸡毛掸子”,擦拭生活尘土。孩子爱上习作时,习作是孩子快乐的源泉,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自主的认知,培养学生习作的“独立心”。讲座中,肖老师用一个个案例、一次次数据变化展示孩子们习作态度的转变。 讲座结束后,参会老师对习作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提问,黄惠英和肖春菊等老师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叙述各自的看法,一一为老师答疑解惑。 相信此次语文学科的送研活动能够带给语文教师新视角、新思考,为教师们解决习作教学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