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快讯
聚焦统编教材 助力专业成长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9-11-01

秋意浓,硕果丰,深秋的浓厚诗意拉开了福建省邱小鹰、游爱金、黄艳枫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的序幕。该活动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课例示范和教研互动为主要活动方式,名师汇聚,嘉朋云集。参研教师一起聚焦统编教材,进行深度研讨。

【道德与法治学科邱小鹰名师工作室专场】

一、教学承统编意志

执教老师们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编写意图和实施理念,以令人信服的逻辑思维、恰到好处的信息技术应用、积极融洽的师生互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等充分展现六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行,彰显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无穷魅力。

福鼎市实验小学钟丽娜老师执教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时事热点“上海迪士尼翻包事件”入手,合理利用教材的“知识窗”“活动园”等栏目,变“静态文本”为“动态教材”,创设两难情境,引发孩子思辨,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知法、学法、用法”的种子。

泉州师院附小石狮校区的庄沐老师《意蕴隽永的汉字》一课在浓浓的传统文化场中建构学生的道德场,于道德场中渗出浓厚的汉字味。师生聚焦汉字,通过对汉字字形、字义的“猜、析、品”,交流并碰撞出思维火花,学生品味汉字意蕴的过程中悄然地树立起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泉州师院附小的庄小珊老师执教的《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一课,借助电子书包现场互动的功能,电子白板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快捷而“智慧”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智慧课堂”常态化的有效探索。

杨书琴老师执教的《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通过交流、分享、体验,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让学生在对中医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感受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珍爱之情。

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梁青芳老师执教的《安全记心上》一课以从课前检查出行方式入手,以“安安小朋友参与本节课互动学习”为主线,合理利用文本的“知识窗”“相关链接”等栏目,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应用多媒体手段,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明白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丰泽区实验小学王玉萍老师的《圆明园的诉说》一课注重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场提供的学习包资料结合课前导学单,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互动交流,最终达到以史为鉴,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涤和深刻的心灵之旅。

二、研讨引教育之思

“教之不研,行之不远”。在每一个教后研讨环节,老师们开启心灵,以心交心,纷纷亮观点提问题,找差距作反思。名师骨干解疑答惑,执教老师现身说法,大家相互借鉴,启迪智慧,共同进步,把研修交流真正落到实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工作室成员们始终秉持教育的初心,带着崇高的信仰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工匠般专注的精神不断追索,潜心研究,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去日已展千重锦,愿今朝更进百尺竿。

【小学语文学科游爱金名师工作室专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0月28日下午,游爱金名师工作室成员曹游繁、陶丽春老师以及研修人员蔡海虹、魏菊萍一行四人相继抵达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州,共赴一场秋日的教学研讨盛会。

碧云天,黄叶地,泉师附小风景异。本次研修活动,工作室一行人有幸与邱小鹰、黄艳枫等多位名师大咖零距离交流,获益匪浅。

曹老师执教的《跟着节气学诗词》一课,借一首寒露时节的诗,通过1+X的教学方式,既引入有关节气知识,引导学生吸纳生活中的语文;又链接课外诗词,丰富学生的积累;还铺设读写台阶,突破教学难点,发挥了教材的引子之功。这样的一节课,既引领学生感悟了时节之美,又感受了诗词之妙,把学生引向了博大精深的二十四节气,引向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

29日下午,魏菊萍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学中,魏老师依据低年级学段目标,凸显经典阅读特点,创设种种生活情景,在趣味诵读中,把孩子们带入经典,学习经典,运用经典。把课文内容当作“引子”来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地将学生引向《三字经》全书阅读。在具体可感的情景教学中延展阅读,让孩子们亲切体会国学经典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紧接着,是陶丽春老师的专题讲座。陶老师以《学习语言的“例子”,课外阅读的“引子”》为话题,分享了对我们宁德市“引子范本教学”的三点思考。陶老师以具体生动的课例说明了范本教学要紧扣语文要素提炼课文的范本价值,强化语言学习,发现言语规律;同时要在同质或异质文本的阅读叠加中发挥课文的引子功能,在拓展阅读中迁移运用言语规律;要在由篇达类、整本书阅读进而走向广泛的阅读中播种能力的种子,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近一个小时的分享,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例诠释,让老师们颇多获益。

10月30日下午,蔡海虹老师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作为小学阶段第一篇小古文的学习,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单元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作为引玉之石,领着孩子轻松走进学习文言文的大门。课堂上,蔡老师变着花样,激励学生一次又一次在吟诵文言文中,借助注释,读懂小古文,并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司马光。蔡老师充分发挥课文引子范本功能,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司马光有关的小古文,一体化教学,同时扩展阅读更多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最后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读书办法,拓展至《宋史•司马光传》里的小古文阅读,把课内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主动阅读当中。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两天的研讨课、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在名师们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激起语文课堂教学和研讨的阵阵涟漪,相信在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会更显灵光。

【小学语文学科黄艳枫名师工作室专场】

秋意盎然,爽风拂面,10月28日,福建省黄艳枫名师工作室一群小伙伴又出发了,这站来到了央视名嘴白岩松口中的“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的一个城市——泉州”,在这座拥有着“光明之城”美誉的城中,我们邂逅了三个工作室的的小伙伴们,开启了本次的教研之旅。

10月29日上午,黄艳枫工作室的教学交流活动在邱灵芳老师执教的统编三年级上册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中拉开序幕。邱老师带领孩子们欣赏文本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语言,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幻灯片、有声有色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故事的真实场景,钓鱼、拉牛、当被子、晾衣服……每个孩子就是绘本中的小真,他们为小真的长头发感到无比自豪,为长头发能做各种神奇的事而感到惊叹。

紧接着,泉州师院附小的潘彬彬老师为我们带来富有童趣的童诗群文阅读《蝴蝶和花》。这是一个“快乐的课堂”,潘彬彬老师选取了《美丽的蝴蝶花》《捉蝴蝶》《树叶蝴蝶》《蝴蝶,豌豆花》《小小蝴蝶小小花》这五首童诗。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想象、去表达。课堂贯彻了“一课一得”原则,教给学生“想象”这把金钥匙,引导学生打开阅读童诗的大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并一以贯之,让学生在郎朗读书声中,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歌声中学有所得。

10月29日下午,泉州师院附小的邱小莹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老课新教,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震撼。 基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邱老师将“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运用搜集的资料和平时读书的积累,来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深化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这个过程既落实了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又激发起了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也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0月30日下午,工作室核心成员李春霞老师及李正通老师分别执教了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和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知性温婉的李春霞老师以“整体性教学”为主线,既彰显它的工具性,以“语用”为核心,关注文本如何表达(初步体会动态描写、感受散文的特点),又兼顾它的人文性(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以“美”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对自然对生命热爱的教育),两者相互促进并相互融合。李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一课,为我们展示了新教材新教法,学方法培能力,重积累提素养,给现场的老师开出了一剂又一剂的“良药”,给听课老师深刻的启发。

李正通老师常年任教高年级,这次面对的却是三年级的小朋友。整个教学设计李老师以想象为主要策略,通过构想人物、串想情节、想象语言、联想情境、回想感悟等教学实践,引领着学生充分感受童话幽默风趣的特点。教学过程李老师充分展现自己富有亲和力的一面,他借助表格为复述支架,通过入境朗读,沉浸表演等方式一步步落实语文要素,师生情感融合,课堂气氛活跃,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复述,生动讲故事,热爱读童话的兴趣。

短短两天中,在泉州师院附小这块全新的天地中,我们思索着,议论着,有收获,有快乐,但也有遗憾,“走得再远,也别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泉州之站,我们不仅吸纳整合来自同行小伙伴的教学精华,对整体教学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更棒的是我们在此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真好!

1.jpg3.webp.jpg
4.webp.jpg5.webp.jpg
6.webp.jpg7.webp.jpg
8.webp.jpg10.webp.jpg
11.webp.jpg14.webp.jpg
15.webp.jpg17.webp.jpg
18.webp.jpg19.webp.jpg
20.webp.jpg21.webp.jpg
22.webp.jpg23.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