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管理
2013年学校工作思路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3-02-23

2013年学校工作思路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学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实现“办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理想学校”作为学校的教育理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幸福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和谐”为2013年度工作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从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有文化扩张力、有艺术感染力、有生活想象力、有师生向心力的和谐校园,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为建设和谐泉州、为构筑区域高位均衡发展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思路

凝心聚力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扎扎实实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三、主要工作思路及目标

    1、以创建教育强市为契机,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

2、以规范科学管理为关键,狠抓各项制度落实;

3、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保证,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四、具体措施

改革创新并重,聚焦学校科学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1、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本学期重点在领会精神,把握实质,指导实践,做出成绩等方面下功夫。

2、坚持以创先争优为主线,营造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氛围,努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本学期学校继续以“立足岗位谋发展,创先争优当表率”为主题,以“五个抓手”为平台,开展一系列有学校特色的创先争优活动

3、省级“文明学校”创建工作,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本学期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意见,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闽文明委[2007]10号)中的文明学校评选标准为依据,继续坚持以创建一流省级“文明学校”为标准,重视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富有社会主义特色、和谐的精神文明氛围,加强文明学校创建的广度和深度,把文明学校的创建工作向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民主建设、师德建设、业务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拓展,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创建工作成果,真正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身心素质都得到显著的提高,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切实发挥学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我市的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大力支持学校工会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首先是继续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使其成为学校工作的主人。其次是进一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学校党政积极支持工会按照新《工会法》的规定履行工会职责,全面深入开展建设“教工之家”活动。二是认真开好教代会,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

5、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努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学校要继续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享成果、和谐发展”为宗旨,与“手拉手”学校开展以“合作研讨,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促进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工程”的培训基地学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工程”的总体部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6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努力构建“以人为本、有幸福感;人人参与,有成就感;团队合作,有能量感;奋发向上,有方向感”的和谐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强化精细管理,聚焦学校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重点抓“三力”,促干部素质提升。一是增强凝聚力。凝聚力,是领导干部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二是激发创新力。创新力,是领导干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能力。三是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领导干部正确执行政策、有效实施战略的能力。

2、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细则,扎实开展过程考核、阶段考核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职工评先、评优的重要根据。

3、推进学校工作精细化管理,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细则,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加强队伍建设,聚焦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组织进一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以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充分理解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掌握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的内核。

 2、加强师德教育,建立师德考核考评制度,开展“做学生喜爱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系列活动,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重点抓“三师”,促教师素质提升。一是以师德为根本。创设鼓励先进、弘扬正气的学校文化,发扬优秀教师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探索师德建设的学习、实践、反馈、提高机制,促进教师提升教育境界。完善师德的教育监督考核制度,强化教师师德实践,保证师德建设健康发展。二是以师能为基础。制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着力于名师、特色学科建设,开发学校教育资源,激发教师潜能,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确定青年教师梯度培养目标,提高整体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三是以师研为引领。依托教研和科研两大载体,激励教师参与研究实践,通过教科研和课程改,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一批针对性课题,推动研究水平上台阶,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3、建立中层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中层干部要提升“123456”素质:一高:思想品德高;二强:责任意识强,管理能力强;三好:身心状态好,群众基础好,工作业绩好;四会:会想会干,会讲会写,会服从会指挥,会计划会总结;五有:有廉政之德,有奉献之行,有仁爱之心,有宽容之量,有协调之能;六无:无庸碌无为,无贪恋行为,无阳奉阴违,无揽功委过,无霸道习气,无报复心态。中层干部要在“一高二强三好四会五有六无”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会”能力上下工夫修炼,“四会”是干部成长的核心和关键。二是建立中层干部定期述职制度:中层干部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每学年末面向全校教职工述职,述后模糊测评,作为对干部考核的参考,同时校级干部找一部分教师进行意见征求谈话,并对中层干部进行信息反馈。然后对所有进行等级确定,并实施奖惩。

4、建立教师培训提高长效机制

第一,做好一年一度的教职工聘任工作;第二,强化教师四种意识:育人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第三,充分发挥教研备课组长的潜能和作用,第四,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力”,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电子网络平台。

5、继续深入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培训’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活动,深入开展“书香伴我成长”教师读书活动,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版权所有@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