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故事: 炎炎的暑假里,有两只老猴子带着小猴子一起去游乐场玩耍,日落西山,他们尽兴而归。一路上,他们都觉得非常渴,恨不得马上到家捧着冷饮畅饮一通。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兴致匆匆打开冰箱的猴爸爸却发现只有半瓶可乐,根本不够三只猴子喝。 这时,猴妈妈就对小猴子说:“小猴啊,快帮忙到隔壁便利店买瓶可乐回来,我们再一起喝个痛快!” 小猴子十分不乐意,怀疑地问:“为什么是我去呢,你们不是要把我叫开,自己把可乐喝光吧!” 猴爸爸再三保证:“你是我们的宝贝,怎么可能把你支开,我们自己喝可乐呢?快去吧,回来我们一起喝。” 小猴子不情不愿地出发了,但越想越觉得怀疑,便想:谁相信老猴子的话呀,我还不如偷偷躲在门后面,等你们偷喝可乐,我就跳出来,把你们抓个正着!于是小猴子便躲在了门后面。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只老猴子一直在等小猴子回来,可是门外悄无声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小猴子还是没有回来。 两个半小时过去时,两只老猴子终于耐不住了,他们想:肯定是贪玩的小猴子自己喝了可乐,然后玩耍去了,我们不如直接把半瓶可乐喝了,就让小猴子玩耍去好了。 可是,就在两只老猴子举杯分享可乐时,小猴子忽然从门后面跳出来,说:“看,我就知道你们会偷喝我的可乐,我都在门后面监视两个半小时啦!”
心理分享: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觉得非常好笑——还有这样的小猴子啊,两个半小时,都可以买十几瓶可乐,一滴一滴地喝完了! 第二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一起相处的人缺少了信任,怀疑、误会、争执都会不请自来,此时友情、亲情等再难维持。 第三次没再看到,是自己想起来的。那时候正在跟好友吵架,说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都不愿意支持我。好友眼睛闪亮闪亮的,什么也没说。回去的路上,忽然想起这个故事:其实是我自己预期她会这样,不知不觉就只给了她“旁观”这一唯一的选择。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心理学上有“自我预期”这种说法,你对生活、自己寄予了什么样的希望,生活就会回报给你什么样的结果。心理学上还有“客体投射”这个说法,你在心里想着别人会怎么对待你,就会不知不觉中引导别人这样待你。 那么,同学们,看到这个故事,你们想起了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