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务公开
实施“168”工作机制阶段总结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2-05-09

实施“168”工作机制 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中共泉州师院附小支部

2011年以来,我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提升延伸“168党建机制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我校党建各项工作,提高了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实施“168”机制有新提升

(一)党建机制科学化。我校支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借鉴“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党建工作的“168机制。在学校建立“一套机制”,即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中实行“六步工作法”,即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八个方面的作用”,即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行政班子治校理教作用、工会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科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年段长和班主任辅导员组织管理作用、教职员工全员教书育人作用。支部把党建工作创新、实施“168机制列入2011年学校工作重点项目抓实抓好,通过“目标管理”推动学校党组织实现“五个好”要求,通过“设岗定责”和“亮岗履职”落实党员教师“五带头”要求,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师资精良、特色鲜明、全面发展、文明和谐、人民满意”的学校工作目标。

(二)亮岗履职规范化。学校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出发,根据党员教职工素质、特长等情况,设立“管理育人示范岗”、“教书育人示范岗”、“服务育人示范岗”、“班主任示范岗”等示范岗位。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个党员联系一个班级或几个学生,明确联系工作职责。做好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学校党组织制定了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具体职责,对学校党组织、行政班子、工会教代会、团支部少先队、党员、辅导员班主任、普通教职员工分别赋予相应的职责,学校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作用全覆盖,形成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同步推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党建载体精品化。以提升延伸我校“168党建机制为抓手,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以“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三创”(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创优质教育品牌)、“三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为载体,结合实际,突出实践,务求实效。通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员、教职工“亮岗履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开展“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创优质教育品牌”活动,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立足岗位,努力创名校、出名师、育英才。树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导向,引导广大党员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在教育工作的各个岗位上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岗位奉献先锋,使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党建管理精细化。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党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进一步理顺学校党、政、团等方面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确保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完善党内制度。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抓好常规工作。①“三会一课制度”;②民主评议党员制度;③民主生活会制度;④廉洁教育工作;⑤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等。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二是完善党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把党务干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为党务干部提供进修、学习、考察的机会,使其打好理论功底,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和实行中层干部工作考核制度,重平时考核、重实绩考核,使全体干部注重学习,自觉接受教育和监督,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全心全意为教职工谋利益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科学管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有所创造、科学管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不断扩大和丰富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使活动成为联系师生、关心师生、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二是开展以“展示党员风采、塑造党员形象”为主题的党员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促进党员思想作风转变。三是完善党内外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对党员的关怀,支部书记、委员走访慰问党员和党员谈心;创造条件组织党员开展外出参观活动;积极解决党员工作、生活等实际困难;关心和爱护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关心离退休教师的学习和生活。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做好离退休教师逢年过节及住院教师的慰问工作,支持退教协开展退休员工的欢乐相聚活动及回娘家活动,做到真正为老人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在党员教师中继续开展以“六个一”(联系一名非党积极分子、上好一节示范课、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带好一名青年教师、转化好一名学困生、帮扶一名贫困生)活动,不断增强党支部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五是加强党员管理,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按照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的要求,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全面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健全档案资料,注重在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有新成效

(一)在教师师德素养提高上下功夫。学校支部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和手段,深化学习效果,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围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和提升专业素养;围绕“修德修身”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自身修养。一是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我国教育三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等重要内容,进一步做好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工作。二是认真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组织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学校制定的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意见,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实施方案》,举行“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大讨论”活动,举行《师德承诺书》签订仪式。四是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五是努力提高党员教师的业务素质,创建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构建了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的校本培训的基本形式、以“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拓展比赛”为活动载体的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新颖形式、以充分发挥“校本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的校本培训的独特形式和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的校本培训的专题形式等模式。六是坚持支委每月一次学习制度,做到带头学、带头用;每季度进行一次党课学习,确定主题,记好学习笔记。七是为了落实“走出去,采众长,长见识,促成长”的教师培养机制,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的科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体育、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观摩、课程研训、课题研讨等活动、培训工作达一百多人次。八是抓好党员教职工每周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校园读书节活动,努力构建书香校园。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学习了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向霍懋征同志学习的通知》,学习了中国教育报上的《小学教师霍懋征:学生永远的霍妈妈》等相关文章,重温了霍懋征老师“爱孩子才做老师”、“教学习更教做人”的高尚师德楷模形象;学习了《杨善洲的故事》。通过讲座、研讨、专题讨论、演讲等载体为党员干部创造再学习、再充实和知识更新的新平台;注重学习实效,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营造“开设讲座促学习、通过学习促教学、推进教学谋创新、围绕创新促提升”的良好气风。一年来,支部委员先后撰写了20多篇有关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文章在市级以上会议交流、获奖及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同时支委们还为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了题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建的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等党课讲座,充分发挥了支委的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

(二)在为民服务上争优秀。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能。开通“校长信箱”,作为领导与师生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师生群众排忧解难,受到来信师生群众的好评。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每位党员与困难家庭学生或学困生结对子帮扶,让广大师生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三)在树立典型上做示范。一年来有21位老师获市级以上表彰学校有21位老师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还有12位党员被评为学校支部优秀党员,彰显了优秀党员教师的标杆作用。

(四)在推动发展上增实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创先争优的教育发展思路,制订了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并认真抓好实施。一是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二是积极与“手拉手”、学校搭建教学与管理研讨共同体。三是搭建“省际、市际、校际”研讨活动平台。学校还与澳门福建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还接待了中日友好城市日本浦添市议会代表团和台湾中原大学教育研究所中小学校长及主任培训班一行;接待了来自西部五省市到校挂职学习的十位校长的学习交流工作。

三、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素质能力培育有新提高

(一)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好2011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谈心交心,认真撰写发言提纲,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开展整改。通过制度上加以规范,机制上不断创新,建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朝气的领导班子。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学校支部配合教育主管部门认真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的基本信息资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

(三)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六步工作法”。通过“六步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以“党员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承诺办事、定期评事、检查督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事”制度,访问民情、收集民意、评议民事、解决民忧,畅通服务教职工的渠道,切实解决教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民主。实行“五访四议三公开”工作法。

(四)抓好干部队伍管理工作。配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和骨干校长遴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重点考察师德表现、工作实绩、能力水平,确保推荐人选质量。认真做好干部常规管理工作,做好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绩效考评、等次评定工作。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有新活力

(一)拓宽研修渠道,促进教师成长。一年来学校确立“工作就是研修,学习就是发展、实践就是成长”的思想,坚持“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一年来学校老师参加全国、省、市和市直学校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英语、音乐、科学等各学科的教学观摩、校际教研、课题研讨等活动,达一百多人次。陈巧亮等老师的五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随笔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或研讨会上发表、获奖、交流、收入汇编;有11节优质课在全国、省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陆继珍等多位老师在省市说课比赛、片段教学比赛、课件比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岗位练兵中获奖。陈极怡老师参加泉州市第四届教师经典诵读比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泉州市赴省比赛,荣获特等奖,将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比赛。

(二)积极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实现高素养教师团队形成的最大化。学校首先是以“四好”班子(学习创新、团结和谐、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建设活动为主线,加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主要措施:一是抓学习明思路。二是转变观念,提升管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积极推行“人才强校”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一是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二是继续完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三是开展“德才并重,师德至上”的师德教育活动。学校举行了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为核心话题的教育研讨会。四是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载体,打造教师专业成长。

五、加强群团组织领导,民主管理有新作为

一年来,学校支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的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支持学校工会开展工作,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支部积极支持工会按照新《工会法》的规定履行工会职责,全面深入开展建设“教工之家”活动。一是认真开好每学年一至两次的教代会。二是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2011邀请泉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任、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林永乐副教授为学校全体教师作题为“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调试教师心理压力”的校本培训讲座;举行了一场“诵读经典浸润心灵”教师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三八”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开展同安北辰山和金光湖欢乐健康游活动;四月份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校园体育节活动;与手拉手学校举行了教师篮球友谊赛;组织少先队员代表和大队辅导员老师参加了“物资募集情暖贵州”爱心活动。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参加了泉州市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颂歌献给党》红歌传唱歌咏大会;举行了全体党员的“颂歌献给党”红歌会。组织离退休教师前往湄洲岛,开展“相聚湄洲岛,欢度重阳节”秋游活动;举行了“人心聚附小,新年新跨越”教师新年联欢晚会。

(二)切实加强对团队工作的指导,促进少先队工作上新台阶。学校支部认真指导团队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加强对班队辅导员、班队干部的培训,创新班队主题活动,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一是精心策划主题教育活动。二是通过自律评比途径丰富细化养成教育途径,增强少先队员“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意识。三是抓好 “文明先行我先试,快乐相伴我成长”教育实践活动。四是以“理想促成长,历练促发展”为出发点,扎实开拓社会实践空间。五是突出校本教育优势,开展特色鲜明的校本活动,进而推动少先队特色团队的建设步伐。六是加强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七是出版《红蜻蜓》队报。

(三)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认真做好关工委工作。一年来学校支部十分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积极为离退休教师服务,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定期向他们通报学校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关工委也充分发挥老同志具有较高的领导才能和较强的工作魄力的优势,把创建“五好关工委”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性的关工委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动老同志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拓展教育领域和教育内容,提高关工委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实效。关工委负责人参加学校定期召开的行政会议和支委扩大会议,参与研究制定学校一些重大规划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课改工作、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职称评聘工作、教师招聘等工作,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为提高广大家长的教子能力,支部还聘请学校关工委主任、退休老校长为全体师生和家长作专题讲座。2011年学校党支部书记黄校长带领支委一班人先后走访慰问退休老党员。

(四)充分发挥家委会和共建单位的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得到了泉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子澄的关心与指导。分别于2011415926召开了第六届家长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家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学校与福建省边防总队海警第二支队和泉州边防检查站举行了“警民共建签约仪式”,结成警、校精神文明共建单位。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突破

(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喜迎建党90周年。一是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二是观看红色影视,写观后感;三是诵读红色经典,浸润心灵。四是传唱红色歌曲、激励成长;五是举行一次中队红色主题会;六是参观一处红色基地;七是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八是举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九是开展一次慰问活动;十是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时代文明”活动;十一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四好少年”学雷锋活动;十二是举行“党是太阳我是花”第1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十三是举行“嘉兴南湖红船”模型制作。

(二)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党支部重视加强“平安校园”的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构。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工作,坚持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坚持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学习时间传达贯彻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范围内,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总结。二是认真落实治安保卫制度。学校治保组认真落实学校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使学校治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不断完善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防范设施,加快建设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四是重视开展安全教育。首先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活动。其次举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与构筑“防火墙”工程培训会。第三深入开展“11.9消防日”系列活动。第四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人防教育“三防”演练活动。第五组织学生观看“珍爱生命远离火灾”消防安全专题录像。五是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电视、黑板报、班队活动等广泛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防震减灾教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防震减灾科普氛围,

(三)完善德育管理体系,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学校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把心理教育融进德育工作中,把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融进校园文化中。一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二是开展以“特色班队”为平台,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三是彰显科技教育特色,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举行了第15届校园科技节,并在在省市各项科技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四是关注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学校以心理咨询室为依托,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增进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举行了第1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第十四届小百灵歌手赛、第十六届校园器乐比赛;开展“文明礼仪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学校获得泉州市第十二届(西隅杯)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团体二等奖;参加泉州市“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情景剧比赛荣获小学组二等奖;在全国、省市的器乐才艺、故事才艺、演讲才艺、舞蹈才艺、家庭才艺、模特才艺等比赛中,学校有三十多位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六是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广播、板报、广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纪教育;通过邀请关工委老同志、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宣讲有关遵纪守法、交通法规、安全等;组织观看“法制安全”教育影片光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的本领。七是开展励志磨练活动。首先是组织三至五年段学生开展为期三天的军训活动;其次是组织参加“少年军校”夏令营活动。八是积极拓展德育的空间,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推进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每学期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做好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七、加强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干部勤政为民有新形象

(一)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继续深刻领会“鞠维强厅长、尉纬书记在2010年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的精神,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继续贯彻落实《泉州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教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组织党员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中央两个《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贯彻落实中央《条例》、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贯彻意见》情况开展自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病重、注重预防,保证学校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学校风正源清。

(二)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校支部认真组织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按照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带头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反面典型和身边案件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经常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积极解决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对困难教职工、贫困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做好扶贫助困和送温暖的工作。

(三)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实施“阳光校园工程”学校支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专项教育活动,通过在全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收费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校务公开、招生工作、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加强党员教师的廉洁从政教育,教职员工的廉洁从教教育,提高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广大学生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营造清正、廉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及主管部门关于“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制定并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积极实施校务公开工作,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学校党建、财务、基建、职评、评先、考核、教学、培训、奖金分配等各个工作情况。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景、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有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调动了广大教职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学校按照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完善本单位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程序,以实际行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民主治校的作用,增强学校管理工作透明度,经常性地征求和听取党内外教师、群众意见,为党内监督创造良好的机制和氛围。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决定,都经过党内充分酝酿,集体研究决定,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呼声,加强依法治校的规章体系建设。学校结合实际工作,认真筹备开好每学年至少一次的教代会,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审议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规划。学校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以及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八、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有新举措

(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支部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对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延伸提升“168机制、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学校行政挂钩联系年段,明确挂钩联系的职责任务,定期深入年段指导工作,帮助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强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改进党建工作方法。教职工优秀党员在实施“168党建机制过程中,普遍做到“六有”,即有实施方案、有工作目标、有岗位职责、有党建专栏、有考评办法、有兑现奖惩。党组织加强履职考评,采取年终总评的办法,在党员大会上公布考评结果,并将综合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一年来,学校支部推广“168”机制已具备良好的领导基础、群众基础,成为广大师生实现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但推广“168”机制,进一步延伸领域、提升水平,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今后,在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我校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找准“168”机制与学校支部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并以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来推动,以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来诠释,切实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把推行深化“168”党建工作作为支部党建工作的主线、主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师生观念,为师生所思所想,为师生排忧解难,为师生所高兴所满意,获得师生的支持。“168”机制来源于实践,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成效来加以检验,“168”机制才能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学校支部的党建工作才能提升到科学化水平。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