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年4班的林蕴琰,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崇礼尚仪 立德修身》。大家都知道,礼仪,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过程。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礼仪规范。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礼仪已经深深地刻进了炎黄子孙的骨髓中,成为华夏儿女代代传承的美德。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尊重,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与品位。交谈有礼使人文明,举止有礼使人高雅,穿着有礼使人大方,行为有礼使人得体。礼仪使人际交往变得文明有序、更具亲和力。对我们学生来说,礼仪又体现了一种向上的风貌、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素质的体现。作为古老文明薪火相传的文翁石室,我们更应继承光荣传统,以礼待人、高雅文明。 礼仪包括尊老敬贤、礼貌待人、仪容整洁等要求,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敬”字。对于老师、父母,我们应怀有一颗尊重、感恩的心,对于同学和身边其他的人,我们应该抱着关怀、平等的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礼貌和尊重。其实,礼仪的氛围并不需要刻意地去营造,有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体现文明: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主动说声“老师好”;上下楼梯请靠右行;在老师为你讲解完一道题后说声“谢谢”;在同学们静校午休的时候放轻翻书的动作;下课不在走廊上起哄打闹;列队站立时不交头接耳东张西望,集会解散时井然有序…… 同学们,礼仪不是只在某个特定场合表现出自己的优雅大方,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良性循环。礼仪,是我们在校园、在社会最好的通行证,让我们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明媚的春光下播撒文明的种子,让文礼仪之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灿烂地绽放吧!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