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吧,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井底之蛙”吗,那就随我来探个究竟吧! 那时,因为人类过度浪费各种资源,使得有些动物无法正常生活。 一天,一只青蛙悠闲地在河里游泳,还轻轻哼着歌,可是河水突然变得浑浊不堪。原来,是附近的工厂排出污水,流进小河里。这突如其来的污水使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乌黑不已,青蛙无奈,只好跳到岸上躲避这场人类对河水的“攻击”。 躲过了这场“洗劫”,青蛙自言自语道:“现在,我要到哪去安家呢?”它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到处都被人类污染了。最终,青蛙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找到一个安家的地方:田野。 青蛙住在田野里,有得吃、有得睡,它决定在这儿安居乐业。可是,好景不长,一个盛夏,骄阳似火,青蛙出来找吃的,没想到撞上一个正在喷农药的农民伯伯。农民身上背着一个大型喷雾器,正给庄稼喷农药。农民没发现青蛙,可青蛙吸入了农药,当场昏迷了过去。 当青蛙醒来,已是寒冬,青蛙瘦削的身体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人们正在家里烤着手,欢欢喜喜地过新年呢,可青蛙却只身走在雪地上,冷风无情地吹打着青蛙,它再次昏倒过去…… 当青蛙再次醒来时,已是初春,树上的积雪融化了,鸟语花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青蛙只顾欣赏美景,全然不知有个人正拿着刀要捕杀它,当刀要碰到它身体时,青蛙才反应过来,纵身一跃,跳入一口井中,从此变成我们所说的“井底之蛙”。 现在,被人类污染的河流数不胜数,被人类砍伐的树木成千上万,被人类逼到快要灭绝的动物多如繁星……但是,我们可以拯救,让我们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行动起来吧,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点评:文作条理清晰,过渡自然,语言极富感染力,令人赞赏。突出“图中事”,做到以小见大,是这篇看图作文的最大特征。文章开门见山,紧紧扣住主题进行想象和描写,情节集中紧凑,前因后果娓娓道来。仅仅几个镜头,便很好地起到铺陈事实、突出中心的效果。该作与众不同的是叙事中夹写景,以景衬情;第六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突显青蛙悲惨境遇;遣词造句能力展现小作者的文化底蕴。结尾能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呼应文题。 指导教师:庄小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