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成果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修路上一路前行!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8-11-07

2018年11月7日下午由我校承办,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小学学科教研活动系列”——小学道德法治学科(第四场)教研活动在我校综合楼四楼多媒体教室举行。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校长国培计划”小学校长培训班的8位校长;福建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邱小鹰名师工作室部分团队成员;泉州师院教育专业“小学思品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题组成员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以及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1班的全体学生,共计一百多人参加。

 本次的活动主题为“儿童视角下的德育课堂”,第一节课福安实小的刘芳老师执教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研讨课《心中的“110”》,刘老师从当前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选择了初涉社会的孩子与陌生人的人际交往问题,组织了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活动,在师生共同的演绎中,学生明白并学会了保护自身安全,以及机智巧妙地解决生活问题的妙招,提高学生的防骗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学有所感,学有所得。

第二节课来自泉州惠安第三实验小学的李越强校长执教教科版五年级《古老的丝绸之路》。李校长不走寻常路,大胆处理教材,用四把“金钥匙”打开了同学们思辨能力的大门,一个个精彩的、又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串起了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学、讨论、质疑、解惑的学习过程中,走近历史,以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并为处在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家乡泉州而骄傲自豪。

研讨课后,来自泉州丰泽第二实小的特级教师黄联治老师分享了关于《从儿童立场出发,构建思辨课堂》的主题讲座,他从问题情境体验思辨,活化资源激发思辨,实践活动中升华思辨这三大策略谈小学品德课程思辨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有魂,有神,有序,有声,有色,有效”的德育目标。

最后,由邱小鹰老师主持课后交流研讨会。泉州师院的大学生就刘芳老师在课堂生成资源,激发学生思辨的能力表示敬佩。安溪第三实小的钟晓云校长主张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进行“融情 活动”的教学,给予学生情感的正确导向,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泉州师院的黄妍妮老师也对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堂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呼吁在儿童视角下,构建思辨课堂,形成儿童哲学,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2.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3.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4.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5.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6.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7.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8.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9.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0.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1.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2.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3.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4.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5.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6.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7.jpg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1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