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导处工作计划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导处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仍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坚持全面育人 提升办学品质》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常规管理,构建有效模式,形成特色教学体系;抓好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外交流,确保帮扶实效,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主要思路 1.加强常规管理,构建有效模式,形成特色教学体系 2.提高教学实效,开展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加强对外交流,确保帮扶实效,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形成特色教学体系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严格执行《福建省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全面开齐开足课程。坚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实现三级不同性质课程的互补。在确保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开齐、开足的前提下,探索并实施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不断完善“乐育课程”体系。 教导处将进一步规范常态课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巡课工作。行政领导和学科教研员以及“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工程”的“师傅们”要多听推门课,重点督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上好常态课,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学校请假、调课、代课制度,增强教师执行课程计划的法规意识。 2.实行教学层级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将继续依据“教导处和教育科研处、教研组、年段组”三级监控网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首先,教导处、教科处加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加强“六认真”的过程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程计划执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反馈意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管理,健全和完善“师徒结对”制度。 其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激发教研组、年级组的活力与潜能,促其主动思考,特色发展。年段教研组应在“轻负担、高质量”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坚持“六认真”“五有效”,把好年段教学关,依课标、依教材、依学情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拟好周末练习卷和单元测评卷,做好诊断、反馈工作。 第三,各班科任教师应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善待“学困生”,要注意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多鼓励,多辅导、夯实基础,提高学习自信心,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学校教导处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组织好教学质量检测和考评工作,完善教育过程的考评体系,完善教育教学奖励制度,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3.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学促进生快乐成长 (1)规范教学测试与评价 评价学生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测试频次,不以考代练;确保命题质量,倡导“能力立意”;认真做好阅卷和诊断分析工作,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杜绝对学生进行排名,重在及时开展学科质量分析,进行反馈及反思,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 (2)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 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公布的校历开展教学活动,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绝不占用节假日或双休日时间给学生补课或上课,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实行清校制度,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严格控制作业量,各任课老师切实落实减负措施,以一般学生为基点,各科合计家庭作业时限上限要求是: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一般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一般不超过60分钟。作业与批改做到“有趣、适量、适度、及时、讲评”,杜绝毫无意义的机械性作业。本学期依然将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3)规范进校教辅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2013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进校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按照《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管理工作的通知》(闽教财〔2009〕8号)和《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免费新华字典征订及发放工作的通知》(闽教财〔2013〕42号)要求,学校遵守“三个严格”、教师遵守“五个严禁”,做到从省级有关部门评议公告的目录中选择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和教辅材料家长自愿购买原则,按要求到中小学教辅征订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教辅征订。并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做好免费教科书的核算、回收及管理工作。 4.完善学籍管理,推进管理信息化 执行国家和省颁的学籍管理规定,专人负责“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配有必要的保障条件,“一生一籍,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毕业生升级等操作及时、规范,实时掌握学籍动态。严格落实“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严格把好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等手续的办理,及时做好各项教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并健全完善学籍档案。 5 .注重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年段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聚焦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诊断与解决,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努力形成共研共享的合作制度,促使各个教研组建成教师学习的共同体。第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立足课堂,扎实推进教学实践研究工作,积累典型经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以保证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同步增长。第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成长奠定基石。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养成点点滴滴的良好习惯。 6.扎实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坚持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任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重视语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各类型学生社团活动,培育有特长人才,激活各教研组改革创新功能,促其主动思考,特色发展。 7.加强劳动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根据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我校3至6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并将继续结合实际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劳动,普及校园种植或养殖,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等实践活动。并以参加泉州市“第六届小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比赛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注重儿童个性化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凸显我校的学科特色。 二、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注重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年段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聚焦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诊断与解决,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努力形成共研共享的合作制度,促使各个教研组建成教师学习的共同体。第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立足课堂,扎实推进福建省试点项目的实践研究工作,积累典型经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以保证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同步增长。第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成长奠定基石。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养成点点滴滴的良好习惯。 本学期,将继续以“相约在校园”教学开放周活动为契机,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新成果、良好的校风校貌、昂奋的师生风采。以期促进我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和谐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学校青少年宫各个社团继续拟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定时、定点、定活动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继续开展“五节”活动,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施展才华的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经典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本学期将继续开展“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第12届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语文组要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和晨诵时间,广泛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国学经典篇章。举行优秀课例比赛和阶段性诵读汇报活动。 (四)加强书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学期将加强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继续开设书法课。执教教师要遵循各年级教学要求,通过写字教学,确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并以第四届泉州市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三、加强对外交流,确保帮扶实效,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一)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努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继续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享成果、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以“合作研讨,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城际间、校际间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促进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工程”的培训基地学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工程”的总体部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二)继续深化手拉手活动,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进一步重视手拉手学校间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搭建互相学习、互相展示、互相交流的平台,实现教学理念和方法、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手拉手学校间的双赢互惠,共同成长。通过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的共享、学校文化的熏陶、教育教学的交流等,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四、各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2018届毕业班工作会议(第1周)。 2.各学科教研组、各少年宫社团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第1周)。 3.继续开展“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第12届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 4.参加市直学校小学数学校际教研工作例会。 5.做好异动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6.毕业班学生信息核对工作。 7.春季小学入学情况快速报表上报工作。 8.接受市教育局初幼教科、督导室期初工作检查。 9.小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比赛”学校选拔赛(第三周)。 10.学校第十一届校园舞蹈比赛(3月27、28、29日) 四月份: 1.秋季教科书、教辅材料征订工作。 2.举行春游远足和祭扫烈士墓活动(4月4日)。 3.期中教育、教学质量跟踪调查测评。 5.召开1-5年级学生家长会(第9、10周)。 6.第17届校园小百灵歌手比赛(4月10、11.12日)。 7.举行学校第39届校田径运动会暨第20届校园体育节活动(4月24、25、26日)。 五月份: 1.泉州市第四届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附小)分赛区比赛(5月上旬)。 2.举办学校“相约在校园”教学开放周活动(第10周,6日-12日) 3. 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4.参加泉州市“第六届小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比赛。 5.举行“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第12届校园读书节闭幕式。 六月份: 1.举办语文、数学学科趣味竞赛活动。 2.参加第四届泉州市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 3.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第14周)。 4.开展初招工作。 5.举办第25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6.参加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检评及学科抽查检评。 七月份: 1. 1-5年级学科知识质量检评(7月3日)。 2.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3.教导处、教研组、各社团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4.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材料归档。 5.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6.布置暑假生活,开展相关安全教育(7月6日学期结束,学生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