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发表于《考试周刊》第30期(CN22-1381/G4) | 小学体育篮球游戏化有效运用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周志文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变革,小学体育篮球的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何是篮球教学变得有趣变成一大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小学体育篮球教材与现实的教学情况,根据不同水平段间学生的吸收消化情况,安排一些合理的篮球游戏,探索科学有效的游戏化教学道路,不断地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载体游戏特性心理特点 游戏教学 有效运用 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里面,篮球是被大部分学生所喜爱所选择的,同时篮球也作为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一项主要重心。篮球通常包含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锻炼意义地,学生们也是比较有兴趣来接触篮球,练习篮球。但总是因为篮球所要具备的技术种类繁多、难度系数也比较大,再加上学校一部分的体育老师训练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这样就让学生很难熟练地掌握篮球技巧。 1、对小学篮球游戏化的教学深思 现在的小学体育中篮球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下面的几个问题: 1.1、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已经提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之上,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战术能力等个人方面有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1.2、现阶段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能要求、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参与这项项目的时间等等,都是和现代篮球的教学要求很难合拍的。 1.3、学校体育准则对整个教学内容都是不确定的,而且对老师课程安排情况也相应地提出了比较高的标准。 将目前最先进的篮球竞技战术内容可以直接编到篮球教材里面,并逐步分解到每个小学生不同水平段里面去进行专一教学,这样做不管对学生的学习吸收还是体育老师的教学训练,无论师对篮球规则的一些理解还是对场地所需的器材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从而篮球教学也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难以发展进行。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对小学学生的目前对篮球的学习心态以及认知篮球的水平进行探索研究,要找出更好的办法来积极主动地适应各个水平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篮球技术上的需求,对学生训练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不断地思考,从而就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变动。我们就应该从相关游戏活动的这一角度深度切入,通过获取篮球运动相关战术游戏的特性以及攻防对抗之间的隐性内涵信息,改变对篮球技战术进行教学的方式以及组织安排的形式。这样的话,就可以充分地突显出篮球这一运动的基本实质以及教学游戏的相关特性。 2、小学篮球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心理条件和生理素质的 少儿时期的学生是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心理条件和身体素质的。这就决定了在整个篮球课的教学、组织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比较特殊的方法,倘若方法不正确的话,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就会整体下滑,最终影响到学生的篮球学习。 2.1、在小学篮球课程做准备活动时对游戏的有效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里,体育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篮球课各自的特点,带有选择性地将一些日常小游戏运用到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去,这样可以调动整体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充分地做好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准备工作,还可以让学生是带有从游戏中感受到的喜悦进入到对整个课程基础训练技术进行吸收学习中去。 2.2、在普通技术教学中对游戏的有效运用 对每个小学学生来说,普通技术的教学对所有学生是既有吸引力又有压力的,基本都是喜欢学习,却又害怕学不好学不精。那么如何把这个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呢?要怎样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身体机能呢?体育课里的小游戏就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法。做体育游戏就能够很好地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让一直枯燥、单一的基础技术训练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就能促进普通基础动作的技能变得逐渐纯熟。 ①在运球这一专项技术教学中对游戏的有效运用。 小学生在对运球这一技术进行学习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眼不离球”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坏现象。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老师教学的一些要求来改进整个运球的动作。对那些运球速度比较慢得学生,就可以让他们玩“运球接力”的游戏或者是“运球占位”的游戏;而对那些运球变向不太灵活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玩“绕人运球”或者“穿越树林”这一类的游戏。 ②在传、接球这一专项技术教学中对游戏的有效运用。 篮球是一个具有很强集体团队性的体育项目。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各个队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而最重要的传、接球就作为了场上队员进行互相之间的联系与组织进攻战术的一个纽带。在对小学生篮球的教学过程中,传、接球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这一技术的时候,利用相关技术的一些特点来对整个团队学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进行培养。 3、结语 篮球这项运动是拥有历史久远的竞技文化背景的,是在社会生长环境下不断发展的,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使篮球运动因为它趣味横身的内容、游戏的组织形式、快乐的娱乐活动等这些特质被深思扎根在学生的心窝里。小学篮球的游戏化课程教学,使篮球变成了一项带有游戏品质与竞技特色以及健身效应强烈的一个综合性游戏竞赛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健.小学篮球游戏化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0.(01)。 [2]崔鑫,隐向阳.篮球教学中游戏理念与实践新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2)。 [3]陈文杰.普通高校篮球教法新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4]熊巍,黄鹿.试析篮球教学如何寓教于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