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动态
创新春游活动形式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2-11-07

此文发表于《新课程研究》总第211

培 育 校 园 之韵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和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整体协调发展,要整体规划,构建与未来学校发展相配套的校园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建设美丽的校园;建立健全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范,依法治校,科学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使学校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各教育因素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学校 文化建设 思考 实践

和谐的教育要求建设和谐的校园。学校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及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的保持学校稳定。此外,良好的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关注学校文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构建学校文化已成为学校在新世纪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所新办的实验小学,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校园之韵”是值得很好地思考与实践的。

一、构建与未来学校发展相配套的校园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精神是与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学校设置和运行中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旗帜和内在动力。培育校园精神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使命和任务。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校园价值观的构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学校文化的孕育、形成、发展起着统领和导向作用。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层面,主要内容包含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等,对表层的活动、意识、人文景观及制度、机制、行为方式、人际链接等发挥着导向、引领和决定的作用。

建构校园精神,要因地制宜,从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由表及里的层次架构去实践、积淀、提炼、萃取、升华,从而凝练出与历史和现实相一致的、全体文化主体一致认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求。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结合优秀办学传统和现代办学的总体趋势和要求,提炼形成并确立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在深入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内涵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地处泉州南大门,和泉州市区仅一桥之隔。学校于20099月开办,目前学校有14个教学班,650多位学生,是晋江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办学的一所市直小学。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中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6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7人),校长是由泉州市直一所小学副校长过来挂职的,其他老师大部分是按照一定条件公开招聘而来的。随着桥南片区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学校周边住宅和商业小区正在逐步形成,村镇向街道社区转化的步伐正在加紧,加上学校所属的村镇和周边的企业对学校办学的一定支持,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的机遇。办好这所小学,对促进桥南片区的繁荣,推动晋江市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看到自身办学的优势和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确立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事关学校办学的成败。我们觉得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一切应该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为孩子将来的幸福奠定基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引领孩子走进智慧的高速路,使孩子快乐地学习,给孩子人生幸福的智慧;我们的活动应该丰富多彩,使孩子身心健康,给孩子人生幸福的起点。因此,要坚持“一切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努力实施“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了学校办学的理念,就要遵循教育的规律,科学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凸现学校发展目标和清晰工作思路的规划,找准切入点,走自己特色化的文化发展道路。我们计划通过实施“个一”的办学方略:“打造激情三实,超越自我,主动发展(即在高规格、高起点、高标准的起点上,主动去寻求发展的空间);打造和谐三实,以人为本,师生共进;打造质量三实,立足根本,全面发展;打造绿色三实,生态美观,持续发展;打造开放三实,广泛交流,融入世界”,来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把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办成“校园整洁优美、师生文明礼貌、教育管理科学、教学质量优良,学生素质全面,富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们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践行并升华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首先,我们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风——求实进取活泼和谐(“求实进取”: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说真话,做实事,不说谎,不作假,敢负责,勇于实践,善于合作,讲求实效;要具有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立志有为,努力向前的精神。“活泼和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张显个性,把童年的欢乐还给学生,让校园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追求教与学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人与环境和自然的和谐;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用领导的表率作用,教师的榜样引领,学生的规范行为,推动校风建设。

其次,我们大力倡导“敬业爱生、博学专精”的教风。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倡导第三实验小学教师不仅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应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形成求真、尚美的教师文化,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不断创新的优良教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勤学善思、扎实严谨”的良好学风。学生要立志成材,就要勤奋向学,要从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学习才有取之不竭的动力大凡学业有成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无不善于思考,多问“为什么”。对待学问,我们讲究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要教育学生用以诚心向学、脚踏实地、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以执着不懈的精神来追求科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扎实的功夫,在实中求学绩、求学问、求精进,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二、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建设美丽的校园,增强校园环境的文化感染力

校园环境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建筑风格、景区雕塑、教室布置、文体娱乐场所、教学设施等。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起着积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实践证明,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净化着师生的心灵,塑造着校园人优秀的品质,培育着师生的创造精神,激励着师生奋勇前行。它的教育效应是无声的,但又是强大的。现代特色校园一定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主体建筑、橱窗、墙廊、雕塑、园艺等,要有人文关照,有文化的视野。要体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和解放人”的人本思想,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校园的创建,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自身特点,加强校园的设施建设。校园设施包括校园建筑物、教学设施等的建造和布局。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为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建筑的色彩、各具风格特色的建筑物和场所,以及各个建筑物格局的搭配等,都能使学生对美、对文化色彩、对建筑物风格等产生自我认识,还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目前,我们学校占地约30亩地,投资了两千多万元进行校舍建设,一幢由两边连廊相连接的、体现闽南建筑风格的、红白相间的教学综合大楼(可容纳30个教学班)、一幢生活大楼(含厨房、餐厅、教工宿舍)、一座体育馆(室内篮球馆),一个20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一个室外篮球场、两个室外排球场,总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在设施设备方面,现已建设好一间科学实验室、一间电脑室、两间综合实践活动室、一间音乐室、两间体育器材室、一间卫生室、两间多媒体梯形电教室(一间可容纳200人)、一个少先队部、一个图书馆(藏书13000多册)、一间可容纳160多人看书的阅览室,另外班班还配备了多媒体电教设备(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各项指标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地和条件。

其次,校园内的自然景观建设要整体规划,着重进行人文化布置,设置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主题,突出教育内涵,让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新引力的教科书”。在我们学校校门口,榕树花坛迎客到,给人一派温馨之感;校门内,富有人文化气息的升旗台,周边花团锦簇、绿树环抱、绿草如因;教学楼前,名人塑像、假山流水、棵棵棕榈点缀其间;20多米长的宣传长廊矗立在教学楼前,学校的概况、师生的风采、校园的活动、办学的成效等一览无遗;教学楼内庭院,“学海无涯”小景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走廊上,学生的书画、作文等作品悬挂于墙,文明温馨提示语随处可见;栏杆上,校训、校风、学风、教风镶嵌其中,时刻激励师生共同奋进;教室里,校训、班训、名人名言、守则、规范、学习园地、信息栏、荣誉榜、图书角、环保回收箱等装点各个角落,让学生时刻不忘读书、做人的目标和准则;教学楼顶层,泡藏花凌空垂下,把教学楼装点得格外艳丽多姿;运动场司令台上,国旗、国徽、两图高挂其上,祖国时刻在我心中;操场围墙边,全民健身运动图像分布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做“四好少年”、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我们爱科学、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大幅宣传画分布在校园各处,时刻提醒鞭策大家……力求做到“一山一水显文化,一草一木铸形象”,有意识地寓德育于山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给严肃的教育增添生机和活力,使整个校园充满智慧与创造、积极与进取的氛围。

第三,校园内可绿化的地方要尽量让其披上绿装,建设环保型、节能型校园。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绿色植物组成的世界,可以净化空气,给人美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学校目前种植了榕树、玉兰树、凤凰木、香樟、银海枣、苏铁等植物3百多株,草坪1800多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6%。再过一段时间,这儿将成为绿树成荫,草木葱茏,鲜花盛开,一排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给人美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另外,我们组建了环保小队,开展了废旧物品回收工作,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创绿色学校。

三、建立健全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范,依法治校,科学育人

运转有序、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是确保学校文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要把学校里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学校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遵循系统性与整体性、突破性与超越性、合理性与一致性等原则,保证现代学校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及规律性,为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提供保证。

学校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以人为本、规范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要建立与校风、学风、教风一致的班规、校规、教师行为常规、学生行为常规,形成践行办学理念的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要通过各种规范科学的管理形式,增强师生的凝聚力,促进师生互助,实现共同发展;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学校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管理过程之中。

作为新办的学校,我们力求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的规章制度。办学伊始,学校就制定了五年办学发展规划,教导处制定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奖教奖学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教科室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办公室制定了出勤请假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教师期末考核量化标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德育室制定了学生课堂礼仪常规、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星级学生评选标准,总务处制定了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等,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如: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从出台至开始实施历时半年,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

另一方面,我们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通过建立合理、适应学校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遵循“制度化、民主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管理原则,全面推行“管理有格、管理有序、管理有情、管理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落实民主管理,尊重民主权利,畅通民主渠道(成立工会、教代会,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大校务公开执行的力度和广度,凡关系到学校发展大计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通过科学、合理、合法的民主程序来决定,以保证教职工对利益决策的“话语权”),构建学校、家长、社区互动机制(每年召开两次家长会,两次社区座谈会,汇报学校办学情况、发展规划,争取家长和社区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以科学的制度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以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以开放的校园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人本德育、生活德育理念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是调动起其主体性和积极性的教育方式。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课堂、板报等形式来丰富学生活动;可根据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学、毕业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结合时代主题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我们利用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系列活动,举办“尊师重教”图片展,进行感恩老师演讲、征文比赛,为老师献上鲜花,道声“老师,您辛苦了”;国庆节,举办“五星红旗见证历史”图片展和“颂祖国”诗歌朗诵比赛;植树节,开展“我为校园添新绿”活动,师生齐动手,植树种花,绿化美化校园;元旦期间,举行“放飞梦想,喜迎新年”文娱汇演;课间时间,开展“课前一首诗、课前一首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要强化科技、艺术、体育、文娱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我们学校每周安排两节文体活动课,开设篮球、乒乓球、合唱、舞蹈、书法、绘画、写作、数学、计算机、英语、经典诵读、科技制作等兴趣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同时组建学校舞蹈队、校篮球队、田径队、腰鼓队、乒乓球队、合唱团等团队。另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进行小歌手赛、器乐比赛、书画大赛、故事比赛、冬季长跑、广播体操比赛、田径比赛、跳绳比赛、读书征文、读书格言创作、我与家长共读一本书、科技小制作、科学小论文、变废为宝创作比赛、电子百拼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情感的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以升华,个性特长得到培养,文化活动的品位得到提升。学校创办一年以来,学生已有56人次在晋江市级以上活动中获奖,教师有37人次在晋江市级以上各项竞赛中获奖。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整体协调发展,要整体规划,使学校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各教育因素全面协调发展,以达到学校自然文化景观与人文文化景观相和谐,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与高扬时代精神相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和谐,办学行为、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相和谐,从而使“校园之韵”芳香持久、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校长十个怎么办》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