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法 举例 激励 幽默 ——讲究作文指导课教学艺术的四个要素 泉州师院附小 林云贵 一节好的作文指导课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理念,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做到一课一得等。而要把作文指导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就要注意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要素——传授方法 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写作虽是一个人阅历、语感、情感等综合显现,但也与教师的写作方法指导有很大关系,因为作文教学里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方法,通过方法的传授,可以让学生顺利走过写作的旅程。如写记事记叙文,我总结一句9字的话:“选好材,按顺序,写具体。”其中“选好材”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又发掘其具体方法:记事记叙文主要有两类题材:一、写集体活动为主的事,如一次野炊、一次登山比赛、一次猜谜活动、一次春游等。这类题材因为师生一起参加,印象深刻,好写,但容易雷同,要注意从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的角度去写,就能写出特点来,避免千篇一律。如写《一次野炊》,你就要考虑:野炊里,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是怎样做?怎样想?2、写个人为主的事,如童年一件趣事、我做过的一件错事、一次教训、一件小事等,因为是写自己做过的事,学生往往忘了回忆不起来,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物件、外号、话语等角度去回忆。如写《我做过的一件错事》,你可以这样考虑:我从懂事开始,六岁、七岁、八岁……做过哪些错事?(时间)在家里、学校、路上……做过哪些错事?(地点)你和爸爸、妈妈、哥哥……做过哪些错事?你做的错事,爷爷、奶奶、姑姑、舅舅……他们是怎样知道的呢?(人物)等等。这样,学生回忆有路,回忆的题材也多,再进行比较,大多能选出真实、新颖的题材。 写作方法,可以由教师直接传授,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总结,但总结的方法要科学、简洁、实用。如果能编成歌诀更好,如写景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声音等特点写具体,我把它编成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山海湖田花草树,虫鸟房桥是景物。圆方长短尖弯角,观察形状很重要。红黄蓝紫白青绿,抓住颜色不可少。轰隆啁啾滴答响,形声色味要写全”。 第二要素——善于举例 “没有比举例更直观的教学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善于举例讲故事的老师就是优秀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种写作方法难以理解,或当学生写作思路受阻,教师有必要通过举例或讲故事,直接进行诠释。如指导学生写对话,理解“写重要对话,要注意写上说话时的动作、神情和语气等”这一要求,我先介绍方法,然后举例让学生辨析: ⒈王老师说:“小新,你真聪明!” ⒉王老师站在讲台前,左手拿着课本,右手拿着粉笔,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小新,高兴地说:“小新,你真聪明!” 学生通过老师方法介绍和提供的两个例子,互相印证比较,一目了然——两句对话内容都一样,例1王老师在哪里说,怎样说,都不清楚,字数仅10字;例2描写具体,仿佛王老师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一样,字数达40字。 又如指导学生写《我做过的一件错事》,我向学生讲述自己童年一件错事:一天无聊,和伙伴们找了一些糖果大小的小石子用糖果纸包起来扔在路上让行人捡食,再笑他。一连取笑了3个人,没想妈妈走过来也要捡,我忙示意她不要捡,妈妈却坚持捡起来剥开,明白了一回事,狠狠地批评我……又如指导学生写《我饲养过的一种小动物》,我向学生讲自己喂养过的一只大母鸡的趣事:一天放学看见母鸡在吃一只死老鼠,没想第二天母鸡生了两个蛋。以后就抓老鼠喂它,结果母鸡不是生两个蛋就是生双黄蛋……这些故事和举例,不但向学生最直观诠释了深奥的写作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情感,大大提高了作文指导课的效益。 举例讲故事分正例和反例两种。正例,有利于学生模仿;反例,可以让学生从中顿悟;有时采用一正一反举例,能较完美展示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接通写作思路。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第三要素——尽量煽情 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尽量运用煽情语言,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如我到外校上《童年一件趣事》,课伊始,我就进行煽情:“听说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很聪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一下我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说的童年趣事多,谁先来说?”——同学们被老师一煽情,个个跃跃欲试。课中,让学生回忆题材,不少学生愣着回忆不出来,我又从中煽情:“别着急,可以自己回忆,也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在汇报时,发现一个学生选材新颖,我再煽情:“谁说你不行,你选的这个题材很好嘛,比大作家冯骥才写的《捅马蜂窝》还新颖,过后你把它写出来,老师帮忙推荐,准能发表!” 第四要素——努力激励 托马斯,彼德斯一句名言:“出色成就的更广阔的来源,寓于内在的激励”。作文指导课中教师激励语言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如当有女学生发言声音小些,教师给予鼓励:“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女孩子要成才,要自信,发言声音自然要大些!一句一句讲,别着急……”在教师激励下,女学生果然发言声音大了,表达有条理不慌张了;当这位学生选择的题材有特色,教师给予激励:“你看 ,你选择的这件趣事我从来没听说过的,真实而新颖,写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这么一句激励的话,学生激动不已,写作的欲望就更高了。 第五要素——学会幽默 莎仕比亚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它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能让学生在真诚的肯定中得到自信,在善意的批评笑声中发现毛病,从而达到心情愉悦,乐于学习。幽默语言主要有两种: ⒈追问。即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发问,在发问中发现,在发现中引导点拨,把学生带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以下一段《我的一位老师》的教学实录: 师:你的老师是谁呢?他(她)有那些事例?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我四年级语文的颜老师,她教学很负责任。有一天晚上,她批改同学们的作业,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多才休息……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刚好来学校玩,看到的…… 师:你玩到几点? 生:八点多。 师:玩到八点多,怎么知道颜老师工作到十一点多的事情?(众笑)别着急,你告诉我,这个事例真的是你亲眼看到的吗? 生:是……编造出来的…… 师:(众笑)别笑,作家写的作品不也是编造出来的吗? ×× 同学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学,他能像作家一样会创编文章.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今天我们是写记叙文,以写真人真事为主;如果是扩写、续写等想象作文,就要发挥想象,像作家那样去编造,但编造要合理…… ⒉调侃。即用开玩笑言语,而这种善意的玩笑能使学生顿悟,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语言。如以下一段《童年一件趣事》教学实录: 生:有一天,我看见电视里翻筋斗,我也想翻…… 师:电视会翻筋斗? 生:我与表哥在看电视剧《西游记》,看到孙悟空在翻筋斗,我也想翻—— 师:看,建华要当孙悟空啦! 生:我和表哥来到门外的树下。我爬到树上,攀住一根树枝,脚一蹬,想跳到另一根树枝上,没想一蹬,“噗”一声,掉在地上…… 师:怎么样?——是趴在地上狗吃屎?还是屁股着地裂开腚? 生:屁股着地…… 师:怎样?是哭还是笑? 生:我当时很悲哀,大哭起来…… 师:能说“屁股着地,我很悲哀?” 生:噗一声,我掉了下来,屁股着地,大哭起来…… 师:屁股着地感觉是痛还是舒服?一声不吭? 生:只觉得屁股一阵剧痛,“好痛呀!”我捂着屁股大哭起来…… 师:“哎哟,痛呀,妈呀,快来救我呀……”——如果是我,我也会大哭起来。 …… 在追问和调侃中形成了一系列 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学生听了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益。 授法、举例、煽情、激励、幽默是上好生动活泼的作文指导课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作文指导课的高超艺术和教师教学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