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动态
不同的解读 一样的精彩——林丽珍名师工作室应邀参加泉州市市直学校校际教研活动
索引号:
文号:
部门:
发布时间:
2016-05-20

2016520,泉州市小学数学市直学校校际教学研讨活动在泉州师院附小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泉州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室苏茜茗、卓和平老师,各市直学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以及各级手拉手教研共同体数学教师代表。林丽珍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也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同课异构、专题讲座、互动研讨。工作室全体成员应邀在活动中开展现场评课、与执教者互动研讨,工作室成员汤其鸣老师为本次活动开设专题讲座。

活动在孩子们朗朗的笑声中拉开帷幕,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分别由泉州实小邱丹华、晋光小学黄惠榕、泉州师院附小陈小玲执教。三个老师教学风格迥异、特点鲜明:一个自然、一个自主、另一个自由,三节课都紧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同课异构,对教材不同的解读,呈现出一样的精彩。

因为工作室承担了现场评课和互动研讨的任务,所以一下课,工作室全体成员马不停蹄,在苏老师和林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讨论,不仅观课、赏课、议课,而且与执教老师对话,充分了解、领会教者意图,提炼有效问题。

在第二个环节,由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推选出汤其鸣老师(工作室成员)开设讲座《科学解读教材 提炼有效问题》,她从系统把握、追溯本源、融入思想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如何科学地解读教材”,再从“与其广而浅,不如少而深”的角度入手,提出“简约、创新”的提炼有效问题原则和“择要立序、智趣兼容”的策略。汤老师引经据典,用数据说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可谓是“高处立意、深度研究、宽度实践”。

活动不仅有预期的精彩,更有出其不意的对话环节。苏茜茗老师从“对自我的专业认识”、“与自我同课异构”与汤其鸣老师对话,睿智地引领大家进一步思考、积淀、感悟,成就专业成长。

真正把活动推向高潮的是第三个环节:林丽珍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执教者进行现场评课互动研讨。这是听课者与执教者“辩课”的互动研讨方式。工作室成员从“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落实、教师的课堂机智、对学生生成资源的有效处理”等角度提出问题,与执教者对话。大家围坐一起,侃侃而谈,对三节课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评议,工作室成员你来我往,妙语不断,或肯定,或质疑,或解惑,讨论深入到课堂的细节和本质,工作室许温明老师的提出本节课“课堂能否提炼大问题‘平均数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个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 掀起了研讨的又一个思维高峰。这种现场感十足又接地气的研讨互动方式拉近了上课老师、听课老师、专家以及所有与会者之间的距离,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虽然每个人观课角度不同,观点也各异,但不同解读,一样的精彩。

最后,泉州市教科所小学教研室卓和平老师为大家解惑,他指出:可以尝试“大问题”教学,但是要紧扣数据分析观念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在知识层面经历统计过程,在思想观点层面把握其整体性、相对性和随机性,在价值观层面坚持用数据说话,就像统计方法没有简单意义上的对与错,只有“好”和“不好”,选择合适就行,对于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真是“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卓老师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老师们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这一领域指明前行的方向。

此次活动,让每一个工作室成员既有一个锻炼自我、成长自我的机会,也能在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中成长。教育之路充满希望和梦想,也伴随着辛劳和汗水。抵达教育理想的彼岸是我们的梦想,但我们却享受这个追求梦想的过程,在追梦的征途中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不为彼岸只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