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校校务公开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泉州市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要求部署,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握发展机遇,办出学校特色的工作思路,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重点,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内涵发展,强化监督检查,推进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提供有力保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校务公开的重要性 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学校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目标管理,严格责任约束,各科室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组织协调和制度落实,提高校务公开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把校务公开工作纳入学校的综合评估体系,作为标准化学校、文明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和素质教育督导等工作的重要评估内容。 二、规范运作,健全机制,提高校务公开工作实效 根据《泉州市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调整充实我校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规范运行机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内部监督作用,着力提高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做好内容公开前的审核把关等日常监督工作,通过“校务公开栏”和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园网“校务公开”专栏及时向社会及师生员工公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政务及学校事务,及时更新公开信息内容,做好教职工和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反馈和落实工作,努力提高校务公开实效。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准 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推进教育阳光工程,突出公开重点,加强预防腐败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泉州市校务公开目录示范文本》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原有的校务公开目录进行深化和细化,进一步明确公开内容、公开方式、责任部门和公开时限等。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内容季报备制度,每月公开内容要形成简要的目录,每季度市校务公开办备案,便于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公开材料整理归档制度,学校所有的公开材料均要备份,并按照公开项目归类存档,方便群众查阅和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开材料的管理。 2.突出校务公开重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定公开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要把教材图书和大宗物资采购、基建工程招投标、招生录取、学校收费、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等社会比较关注、教职工比较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重点内容进行公开。着力推进"阳光工程",对事关全局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教师绩效工资、师德考评等,实行决策前信息公开和实施过程的动态信息公开,实现由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的转变。校务公开栏设置反馈结果栏目,将上期公示后群众反映的问题及答复在反馈结果栏目中进行公布,做到有公示、有回音、有结果,取信于民。 3.开展创建校务公开示范单位活动。开展创建校务公开示范单位活动,充分发挥泉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并向“手拉手”学校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推动区域校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四、狠抓落实,勇于创新,推动校务公开工作上新水平 学校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便民利民的原则,以"巩固、完善、深化、提高"为目标,严格按"八个一"要求(一个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一个民主监督小组、一套公开工作方案、一项会议公开制度、一个固定学校公开栏、一本公开内容记录簿、一本意见记录簿、一套公开资料归档查阅制度),切实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公开各项制度,及时公开决策和工作过程,及时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好反馈和整改工作。充分利用校务公开栏、收费公示栏、教职工代表大会、党政工联席会议、校情通报会等有效形式进行公开;积极推行校园网、电子公告屏、网上投诉、网上点题等方便快捷的公开载体,不断丰富校务公开的形式,逐步实现由侧重事后公开向注重事中监督转变,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的根本性转变,确保公开过程的透明、民主,公开结果的真实、可信,推动我校务公开工作上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