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方案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年全省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教办监〔2007〕4号)、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转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泉教监〔2007〕1号)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教育系统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了深入推进我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教育的要求,立足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眼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以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系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符合我校发展实际的学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点到面、统筹安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已经推向市场的资源项目,要进一步规范;尚未推向市场但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的资源项目,要重点突破,加快推向市场,务求实效;条件尚不成熟的资源项目,抓紧做好规划评估、完善配套措施等前期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选择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腐败的学校公共资源项目或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带动其他领域的学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一4月) 1.学习动员。及时学习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有关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文件;召开学校行政组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全省教育系统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部署精神;结合实际,研究部署学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5月份,参加全市教育系统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学习领导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 2.调查摸底。按照省《实施意见》要求,对学校需进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现状、分布和配置方式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同时,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初步确定总体规划。 3.制定方案。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并于5月下旬报送市教育局监察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一8月) 学校要按照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推进教学仪器设备、科研设备、电教设备、办公设备、图书教材、实验用品、药品、学生学习用品、校服等物资的采购和基建工程、闲置资产处置、食堂、店面等经营性资产的租赁、承包等方面的市场配置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化配置收益资金、交易成本的管理和监督。学校要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规定,认真做好配置项目的上报、审核、批准、确认等工作。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一l2月) 学校将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要求对开展情况进行自查,主要督查评估:工作有否开展,运作是否规范,监督是否到位,制度是否落实,重点是否突出,方法是否有效,成效是否明显。学校要认真总结推行过程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健全、完善制度和措施办法。认真做好参加下半年将要召开的全市推进教育公共资源市场化经验交流会的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学校要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高度,深刻认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学校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作为源头治理商业贿赂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公共资源市场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要从科学规划、准确评估、依法审核、公平交易、后续监管等关键环节入手,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和操作规程。特别是要建立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将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合理合法地确定准入条件、标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等环节的操作流程,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规范运作。 (三)强化监督。学校要加强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及时学校公开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信息、过程、程序、结果和举报监督电话等,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严肃纪律,对应实行而未实行市场化配置的,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依法办事行为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2007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