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我们最丰富的教育资源,种植与收获活动是孩子们最好的体验。近日,泉州师院附小2023级8班的孩子们化身小小农夫,走进南安坤坤农场,体会稻花香里农耕忙,知晓盘中粒粒皆辛苦…… 的研学活动。 农场老师就地取材,详细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种植方法以生长习性。实景实物的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详细记录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孩子们走进秧田,认真听取老师的示范和讲解,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秧苗从泥土中拔出,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农民劳作的不易。 下田体验插秧苗中,孩子们了解完直插法的正确手势后,插下一株株秧苗,秧苗在夏天风里排排坐,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慢慢养成。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孩子们开心极了!屏息凝气,瞄准目标,迅速出击,紧张刺激。泥鳅滑溜溜的触感,让人欲罢不能。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也进一步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 农场的老师先讲解营养土的成分,然后分发种子,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育秧苗,培育入瓶的秧苗可以带回家继续观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个过程,一定能够全方位,更好地了解了水稻的一生。 回到小庭院,孩子们又化身“小小磨豆匠”,以合作的方式体验传统石磨豆浆,特别开心!他们用稚嫩的双手转动石磨,你推磨我加水,看着石墨一圈圈的转动,一颗颗的豆子磨成了流动的纯白浓香的豆浆,豆浆从石磨上流下来,喝上自己亲手磨出的豆浆,孩子们的心里美滋滋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学校。此次田间劳动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乡野,回归土地,去劳作、去体验,在自然中浸润、观察、游戏,在劳作中感受来自伙伴的支持、互助、合作,自由尝试,总结经验,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同时,在享受劳动快乐过程中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小珍惜粮食,传承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8)中队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