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qzsyf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班级新闻
走读世遗泉州,领略海丝遗韵
索引号:
文号:
508
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2-26

这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有“人”气儿呢?交通枢纽应当算一个。放在古代,一个可以去往世界的港口就更是了。不同的口音叫卖着不同的商品,嘈杂,却是人情冷暖的大舞台。她以前是刺桐,如今是泉州,也是千百年来通衢各国的港口。而关于泉州港和海丝路的记忆,大部分都收藏在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里珍藏着泉州港独特的海交文物。

今天,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8班逐梦鲲鹏中队---第三、四小分队的孩子们,相约一起来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到古代海洋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普及了他们对古代航海文化的知识。

一入海交馆,一幅巨幕展图呈现在队员们眼前,他们近距离观察了世界商埠泉州城,这幅大画卷叫《刺桐梦华图》,作者是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蔡永辉教授、许瑞珍副教授,这幅史诗级的人文画作,呈现了我们泉州的繁华盛景,被誉为泉州版的《清明上河图》,让大家感受到了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此图展现了各国商客来到泉州海港做生意的场景陶瓷器、铜铁钱、木货牌、波斯孔雀蓝釉陶瓶等出土物。

宋元泉州“中国海洋商贸中心”的名号,不是凭空而来。她历经了多少代人的拼搏与血汗啊!你看,唐宋元的城砖,上面有古代中国人记录的字:唐“府衙子城”、宋“嘉定三年修城官砖”、元“元年谯楼造”,它们历经百年沧桑,要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积淀,绝非以世纪为单位,而是绵延不绝的万古事业。

来到中国舟船世界展厅,队员们了解了船的演变过程,还观赏了独木舟、牛皮船、帆船、战船等各式各样的船模,其中,世界首创的宋代海船水密隔舱技术令大家赞叹不已,它不仅提高了帆船的坚实度,也提高了船只航行的安全性。这些船只,让同学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舟船时代,感受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先进。

10-14世纪,随着海洋交通的发展和海洋贸易的繁荣,泉州(刺桐)成为当时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汇中心。这里居住着数以万计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各国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其中尤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为最。他们在泉州享有经商与信仰的自由,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于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都在这里与中华文明相遇,并互相丰富。

一座海交馆,一部泉州史。别样的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海交馆里赏多彩的泉州航海传奇和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了解了中国的船舶文化,感受到了泉州港的辉煌历史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这些将深深激发同学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会在他们心底播撒下了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

8中队报道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图片14.jpg

图片16.jpg

图片15.jpg

图片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