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五一假期,泉州师范附小2022级九班星梦中队的同学们走进了集美大地文旅研学营地,开展探索秦汉文化的研学活动,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乐享假日时光。 中华文明传承久远,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打磨而成,拥有深厚的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创新中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根基性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支持,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有力保障。 活动一开始,同学们首先观看了有趣的“大兵小将”穿越剧。研学老师通过互动答题,让同学们认识秦始皇,学习秦汉历史,了解秦朝知识。用穿越剧的形式,培养同学们勇于探究,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引导同学们脚踏实地,放眼未来,在学校学好知识,掌握本领。 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兵马俑馆,了解兵马俑相关知识,学习秦始皇的伟大功绩与其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兵马俑,纷纷感叹兵马俑的高大与精湛工艺。接着,再学习了解兵马俑的制作步骤后,同学们就开始利用模具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兵马俑。通过陶俑的制作,同学们了解了秦始皇用兵马俑代替奴隶社会殉葬制的历史意义,并深深感受到了秦工匠“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大家知道中国的古代也有保龄球吗?”研学老师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原来在唐朝,中国就已经有了一种很特别的球类活动 - 木射。木射,又名十五柱球,是游戏者轮流以木球撞击十五根笋型立柱的一种球类活动,类似于现在的保龄球。唐人陆秉曾为此专门著《木射图》一书,对这一活动作了十分详备的介绍。同学们一边分小组体验木射,一边听老师讲解了解十柱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和五柱上“慢、傲、吝、贪、滥”的含义,学习古代文人在玩游戏中也不忘育我德性的情操。 同学们还一起体验了古代的弓箭和战鼓。通过学习开弓射箭的过程,感受“有的放矢、矢志不移”的人生哲学。通过了解战鼓的作用,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鼓点节奏,体验大型战鼓打击乐,感受战鼓的震撼,感悟“一鼓作气、奋勇前行”的力量。 此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不仅感受秦汉文化的厚重历史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他们通过古代运动与大型团队游戏,培养班级凝聚力,提升表达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这趟历史和人文相碰撞的研学之旅意义非凡。 研学活动结束后,迦霖小朋友还为活动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记录自己一天的研学体验,观看兵马俑、制作陶泥手工作品、体验各项运动、中午还吃了一顿大餐~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帮助总结与激发思考,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9)中队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