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孩子们迎来了美好的寒假。为了让假期不闲过,1月29日,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8班第二分队来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参观研学活动。走访参观更加深入了解泉州市非遗文化的发展与历史。泉州是闽南文化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遗文化多姿多彩。泉州非遗馆收录了众多不同类别的非遗,集中展示了泉州部分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展馆主要分为物华、泉腔、民俗、手工四部分,馆内对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戏曲以及蟳埔女习俗、乐神崇拜等民俗文化的介绍,使我们对泉州各种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非遗这颗璀璨明星的魅力。 这里可以了解泉州当代上百个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我感叹影雕的逼真、石雕的巧夺天工(人民大会堂就是用的惠安的石雕工艺)、德化瓷的细腻如玉、花灯的绚丽、漆线雕的工序复杂、纸织画的朦胧美,也对水密隔舱技术的传承感到了担忧。还可以近距离看到提线木偶,能理解为什么最多需要三个人操纵一个木偶了。 据悉泉州木雕兴于唐、五代,主要分布在泉州地区,并流布至闽南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富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于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游览完泉州物质文化遗产馆,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太震撼了,在泉州物质文化遗产馆感受工匠精神,体验多姿多彩的闽南生活。它值得所有人来! 四(8)中队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