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半左右,松林社区服务中心门外站满了人。他们是附小四年五班的同学,等人都到齐后,他们随着社区的一位老师来到了三楼。 这是一间教室,落座后,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个文件袋,文件袋里有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根铅笔、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的纸张、一张红色的对折过的并画了半个“春”字的纸张、一张甜筒状的画了五六个不同形状的折好的纸和一张日历。 听老师说,剪纸是非文化遗产,有分空镂剪纸、对称剪纸、单面剪纸等。做为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会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接着,老师拿出正方形纸张,先把它对折,画上了两三个半边爱心让同学们看,让他们沿着线把它剪下来,并告诉大家这是“心花怒放”。然后,让同学们也沿着线把“春”字和五六个不同的形状剪下来,剪好后把它打开。最后,挑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贴在日历上方的白色圆圈里,再挑几个贴在前面的白布上。 大家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纸,纸张时而翻转、时而升起落下,剪刀也跟着忽上忽下,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瞧!那边的“心花怒放”真是栩栩如生,这边的“春”字真是惟妙惟肖,还有后边的“雪花”也是出神入化。 老师看完大家的作品,点了点头说,大家做得都很不错,快来把作品贴在白布上吧。 此时,白布不再叫白布,叫“童年时的画卷”。 四(5)中队 吴子芸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