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孩子的性别取向天注定 ① “娘娘腔”是同性恋迹象吗? 非也。德国的杜纳博士认为,大脑发育有三个中心时期——性中心时期、交配中心时期(如在这个时期降低男性荷尔蒙浓度,男孩以后会有同性恋倾向)以及性别角色中心时期(如在这一时期受荷尔蒙的干扰,会使个体表现出另一性的行为——也就是娘娘腔等)。 不论是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他们和同性之间的相似性仍然大于异性。而,性的偏好是孩子个人的事,就像有人爱穿红衣,有人爱穿蓝衣,无庸旁人质疑。 ②男孩爱画“动词”(描述动态),女孩爱画“名词”(描述细节) A有研究发现,女性体内男性荷尔蒙高的人空间能力比较好。B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有所不同,故而男女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有不同偏好和策略。如,问路,女性更容易用颜色和地标指路,男性更习惯用距离和方位。没有优劣之分。C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整体成熟晚,现在的学校教育对男孩不利(“成熟”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它是“水到渠成”,时间到了、发育好了,孩子自然会做。在成熟之前要求他做理所不能及的事,是强人所难)。D每个人成熟的时间和快慢和别人不一样,基因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父母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 8、“放牛班”的孩子怎么教? ① “贵人语迟”等都是正常现象,父母不要处处把孩子和别人比,紧张的环境对孩子发展不利。 ② 奖赏比打击更让孩子进步,不要强求孩子去做你希望的事:a若能打破分数和比较的迷思,教改就算成功了;b教孩子不要盯得太紧,孩子就像小树,要稍微给一点空间,给一点阳光和雨水,才会长得好。 (说到这就想到六一时一年级小朋友跳的那曲《得啵得啵得》,词意真是值得所有的家长反思一下:爸爸整天得啵得啵得,孩子孩子你要听话;听话听话孩子你要听话;妈妈整天得啵得啵得,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呀;为你为你我都是为了你呀;如果我什么都听你的,我怎么能够比你强呀;如果你为自己多一点,我的压力不会那么大呀。——事实也是,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想象中的一切任人摆布的泰迪熊,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吧。就像如果爷爷奶奶把父母当成一切都必须听自己的玩偶泰迪熊,父母能乐意?) (说到这,我也觉得这对于父母来说,并非易事。作为心理学专业出生,我也是用了很多年,在我弟弟的无数磨练中,才学会尽量地尊重他,尽量不把他和其他人比,不威逼利诱他按照我想的去做——这还只是弟弟呀。而,对学生,诚实来说,我确实还是做不到不比较,不过多地期待——指,希望他们听话,按我想的去做。) ③ 追求样样通,往往样样松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加观察,就会看到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如果是好的,就鼓励他,使长处更长,成为将来谋生的技能;如果是不好的,要赶快改掉,不要等到后来积习难改,后悔莫及。(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最好的人都有饭吃) ④莫把和田玉当瑕疵品 从演化上来说,每一种功能学习窗口开放的时间都不一定。有的早早打烊,有的时间持续比较晚。如,情绪的窗口开放时间很短,一旦关闭很难矫正,孩子四五岁之前的情绪经验对后来的发展很重要(所以,童年,童年,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间就是这几年,千万不要因为忙把孩子交给没有情感交流的各种“保姆”)。很多被编到“放牛班”的孩子并不笨,只是开窍得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