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辨“伪科学”
① 大脑的神经是“用进废退”的,常用的区域也会因此而增大,长久不用的地方会被挪作他用。大脑不是颐养冗员的地方。所以,绝对没有“只用到10%”这回事。 ②大脑终身都有可塑性:基因是一回事,但是大脑会通过后天的学习,用认知的方法,改变先天的设定。 ③ 起跑早晚都能赢: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脑。所以家长真的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人生好似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赢。 ④ “右脑开发”是谎言:幼儿从开始运用大脑起,就是左右脑并用的。 2、半是先天半是后天 ① 聪明不等于成功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其他成功人士所共有的。如毅力、领袖能力等。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开发,应该把孩子读各种补习班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去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想象力及创造力。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月亮的碎碎念:不过,比起上补习班,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样的难度更大吧。上补习班,只要把孩子送过去交给老师就可以了。带着玩游戏,营造温馨的家庭,则要求父母修缮自己,让自己先成为一个有童心有耐心的人。然后还要花去时间精力,和孩子在一起……——我相信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更像是一个噩梦。包括现阶段的我。) ② 连轴转的机器磨得快:长时间地学习同一事物,大脑的神经系统就疲惫到不能再反应了。 考上名牌大学并不能保证一辈子成功,相反,孩子只要有了学习的动机、愉悦的人生,以后就一定会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财富。 ③记忆就是熟悉度:坊间记忆培训班教的也不过是如何增加新旧知识的连接,靠着旧知识的提取把新知识带出来而已。它只是工具,不是记忆本身。真正重要的还是要增加神经的连接密度。因为一个连接紧密的神经回路,激发任何一点都能带动整个回路的活化;而增强神经连接紧密度靠的是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心理学记忆的研究强调的是理解,而不是表面的死记。 此外,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很多知识可以由电子设备代为保存。组织和整理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记忆背诵的能力。送孩子去培训班训练记忆,还不如让他在家看些喜欢的书。知识是相通的,只要他肯打开书来看,就会得到启发。 ③ 育儿真经四字诀:顺其自然(不要揠苗助长,或者多做无用功,那只是安慰了父母自己) 父母根本就不需要特别开发孩子的智力,只要给他正常的家庭环境,他的大脑就可以发育得很好;对3岁的孩子来说,同龄人的伙伴,就是最好的玩具。
|